國際收支平衡的進程中,人民幣匯率水平是一只看得見的手。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日前表示,對人民幣匯率高低難以估量,而央行將繼續(xù)推動匯率市場化進程。專家認為,2006年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可能受到七個方面的影響。
吳曉靈在最新的《財經》雜志上表示,一個國家貨幣匯率的高低是難以估量和計算的,因此"央行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市場化的匯率機制"。她還強調,央行"將努力消除那些阻礙市場供求機制形成的因素。"
吳曉靈例舉了三個重要的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首先是資本項目管制,"由于對資本項目實行比較強的管制,外匯需求受限制",吳曉靈表示,將逐步放開資本項目下的供匯,譬如支持中國企業(yè)境外投資,釋放外匯需求,以求形成真正的均衡匯價。
其次,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吳曉靈認為我國巨額雙順差是不平衡的表現(xiàn),使得外匯供給不合理,因此央行將適當限制資本流入,鼓勵進口和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減少貿易順差和投資順差。
第三,投機資金流入。吳曉靈認為一定數(shù)量的投機資金進入中國,博取升值利益,這也影響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此外,央行政策調整、中美兩國的利差以及外匯儲備管理等三個因素,也可能對2006年人民幣走勢形成重要影響。
近期,美國等國家對人民幣匯改以來的升值程度多次表示不滿,并呼吁人民幣匯率應當更加富有彈性。部分國內專家認為,0.3%的浮動區(qū)間大大小于國際慣例,因此經過一段觀察期后,央行可能將浮動區(qū)間擴大到1%或者3%的水平。同時,央行在擴大市場交易主體等其他方面的努力也將對匯率走勢形成影響。
中美利差也可能左右人民幣升值速度。目前中美利差約為3%,這有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美聯(lián)儲加息動向將分流更多國際資金。
此外,我國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也具有重要影響力。一旦外匯資產多樣化實施步伐加快,亞洲國家效仿跟隨,屆時人民幣面對的升值壓力不言而喻。
最后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則是,央行對匯率水平的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可能具體反映到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管理上來,進而影響人民幣的走勢。